1937年,时年只有二十岁的温去尘带着就要过门的媳妇在城里准备结婚的新房,而他年仅八岁的弟弟温余因为城里教学条件好,也跟着一起待在了金陵城。

    同年七月,七七事变突然爆发,大规模的战火点燃了这个沉睡的国度。

    彼时,很多人都以为战争距离金陵还很远,且金陵城牢不可破,人们一边自危着倭寇的残暴,一边又自我安慰硝烟不会飘荡在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之中,他们相信眼前短暂的安宁就是永恒,没有人想过这里会沦为地狱。

    然而没两个月,倭寇的飞机接连在金陵上空轰炸,硝烟四起,轰隆的飞机声音和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成为了整个金陵的噩梦。

    年底的时候,温去尘去金陵城外的丈人家看未过门的媳妇儿,午饭还没吃就听闻金陵城门忽然紧闭。想起弟弟还在城里的学堂上课,他安排好了丈人一家躲好之后就一个人混进了金陵城。

    那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时代,在那个战火和哀嚎日夜不断的时代,沦陷的金陵城宛如一座人间地狱。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了躲在医院的弟弟之后,金陵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

    长达六周的屠杀让整个金陵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无为而治”在哀鸿遍野的惨叫声中变成了苍白无力,温去尘安顿好了温余,也加入了抗战的队伍,和一些能人异士一起保卫起这座破败的金陵城。

    当温去尘终于从金陵城出来的时候,老丈人一家藏身的山都烧秃了,村子也已经变成了一片焦黑的废墟,温去尘亲手安葬了那些已经看不出人形的遗骸,独留下媳妇儿的的骨灰带回了淳溪温家,想让她入温家族谱,葬进温家祖坟。

    可温家不同意。

    温家高堂不同意,族亲更不同意。不要说没进门,就是进了门的女人,如果不生下传宗接代的儿子,即便进门十年、三十年,甚至老死在温家,也是不能上族谱的。况且,人人都知道倭寇所到之处除了烧杀抢掠外,还有奸□□女,即便他的媳妇儿已经成了一抔骨灰,谁又能知道她身前经历了什么?温家又怎么能让这样一个女人上族谱,入祖坟?

    哪怕他跪在祠堂门口三天三夜,温家也没有让他带着骨灰踏进祠堂半步。

    那时候温去尘还不叫温去尘,而是叫温宝,字知礼——三天后,温去尘自请从族谱上除名,从此舍弃了“宝”字,改名为温去尘。

    并且立誓终生不娶。

    这个温姓,严格上来说也是继承他师父的姓,而并不是温宝的温。

    但血亲怎么能断的干净,温去尘再硬的心肠,在年仅八岁的弟弟面前总是狠不下来心—即使当初是为了救他才顾不上媳妇儿,但这毕竟是他花了巨大代价换回来的命,即便温去尘不愿见他,依然不改他是自己亲弟弟的事实。

    因为温余一直对大哥抱有愧疚,觉得是他害了大哥断了香火,所以成年后结婚,一直很想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温去尘。

    解放后,温余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在温余的期盼下妻子顺利地生了一个男孩。温余迫不及待地想把儿子过继给温去尘,但妻子却怎么都不愿意,那是她怀胎十月生下的儿子,怎么就要过继给别人?!哭过、闹过,最后妻子月子还没出就求到了温去尘那里,求他放过她的儿子,温去尘这才知道温余原来一直有这样的打算。

    温去尘坚定地拒绝了他们,表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过继他们的孩子,后来实在不想看到他们,就直接锁了大门,天南地北地云游。那个时候刚刚建国,百废待兴,他也想出一份自己的力,倒也不算躲他们。

    同年,匪乱横行的时候,温去尘遇上了被山匪抓住了的顾凤梧并且救下了她,又把她平安送回了家。结果这一救一送,顾凤梧的芳心就落在了他的身上,而他不想耽误顾凤梧,拒绝了她的挽留,再次离开。

    也是在那一年,他收了年仅四岁就家破人亡的杜青为徒,给他上了户口,准备以后继承他的衣钵。

    原本温家的事情到这里也就算完了,然而温余却依旧没有打消这个念头。温去尘认杜青,温余却怎么也不愿意承认他。姓杜不姓温不说,身上也没有温家的血,怎么就是后继有人呢?他依然决定从自己的孩子里过继一个给哥哥,于是拼命地造人。

    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是女儿,因为本身家里的条件摆在那里,三个孩子三张嘴,温余的妻子无论是身体还是家里的经济条件,渐渐地都有些力不从心起来。怀第四胎的时候,因为动气加上营养没有跟上,导致温若元先天不足,而且她原本怀胎的时候就心绪杂乱,甚至可以说是带着恨意的,等生产后知道这胎真的是个男孩,温余的妻子竟是连奶他的心思都没有了。

    等温去尘知道的时候,温若元也就勉强吊着命。温去尘到底是动了恻隐之心,知道温若元留在淳溪温家怕是活不多周岁,所以最后还是把他抱回了金陵温家,上了户口。

    因为敞开了心扉,温若元和沈宝珠又说了很多话——这是在他们搬出温家之后,头一回深剖内心地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