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吐蕃人就是针对郑鹏那小子有时滥好心的弱点,什么祭天法会,分明就是引诱郑鹏出城的一个拙劣的计谋,他偏偏还上当,平日的机灵劲到哪里去了。”
为了拿下吐蕃,李隆基给郑鹏极大的权力,就是在招募葛罗禄这件事上,李隆基也给予足够大的理解和支持,为了让郑鹏能放手去做,就是金城公主也不用顾忌,大唐的公主都可以抛在一边,为了区区二千多俘虏去冒险,简直就是打仗忘了带脑子。
高力士小心劝慰道:“郑鹏习惯谋定而后行,说不定他有自己的打算,大家放心,吐蕃气数而尽,征西军的一众将士定会逢凶化吉。”
“希望如此。”李隆基冷哼道。
“当...当当”外面突然鸣警的声音,这几声鸣警声好像一个信号,宫中不少地方都动了起来,这是守卫在戒备,就是在御书内的李隆基也听到动静,忍不住轻皱了一下眉头。
“大家”高力士小声地说:“这么晚还有动静,很有可能是西边来消息了。”
长安城实施宵禁,除了巡城的兵丁和武候,其它人不得任意走动,皇宫是皇帝的居住地,安保极为森严,关闭宫门后严重出入,除非有特别批准或非常重要的事,即使得到特批可以出入,宫门也不会轻易打开,多是坐在特制的摇篮里从宫城上吊出吊入。
李隆基放下御笔,马上说道:“力士,马上看看怎么回事,要是有西边的军情,马上禀告,不得有误。”
“老奴遵旨。”
很快,高力士小跑拿着一个黑色漆筒进来,还没进御书房就兴奋地说:“大家,来了,来了,郑鹏送来的最新战报。”
说到郑鹏的时候,高力士明显提高了声调。
意思很明显,郑鹏在重重包围下还能发回情报,说明他还活着。
李隆基闻言大喜,连忙抢过密封的漆筒,亲自打开,拿出密信马上看了起来,一旁的高力士注意到李隆基越来越兴奋的神色,暗暗松了一口气。
不用说,肯定又有大捷的消息。
半响,李隆基把密信放在御案上,高兴地说:“提气啊,落入敌人的陷阱,面对超过二十倍的兵力,不仅没有退缩,还一举击溃吐蕃联盟军,歼灭敌人超过十万的精锐,哈哈哈,这仗打得提气,吐蕃气数尽矣。”
郑鹏在密信中详尽地描绘了乌古拉山之战的经过,连利用雪崩山崩退敌、葛逻禄一族、方山明等人驰援等细节也没有遗漏,最让李隆基高兴的是,吐蕃大将军坌达廷在兵败后自杀,而吐蕃大相悉诺逻恭禄也归顺大唐,没了坌达廷和悉诺逻恭禄这两个绊脚石,拿下吐蕃全境只是时间问题。
厉害啊,前面能劝葛逻禄重回大唐的羽翼下,彻底打开吐蕃的局面,后面收服悉诺逻恭禄,可以加速收拾残局,战况顺利到李隆基都不敢相信。
高力士也感概道:“郑鹏这小子,说五年把吐蕃并入大图版图,前面四年多还是没个动静,还以为他一门子心思放在挣钱上,没想到他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有点狡猾,说好五年把吐蕃并入大唐版图,他就在限期最后一天拿出下吐蕃都城逻些城,显得诚意很不足。”
“这个不碍事,有能力的人都会有点个性,哈哈哈。”李隆基毫不在意地说。
李隆基开始对郑鹏那个军令状没抱多大希望,心想郑鹏能在吐蕃搞点事情,打赤德祖赞几记耳光,别让他那么嚣张就行,真把吐蕃拿下,哪里还在乎这些小细节。
对李隆基来说,现在只要郑鹏不造反,干什么他都能包容。
“大家”高力士有些犹豫地说:“葛逻禄一族的功劳可是越来越高,可突骑施方面怕是不好安抚,最近这段日子,突骑驰的人没少到葛逻禄的营地闹事,黄洋生怕闹出大事,跑到葛逻禄一族哪里坐镇这才勉强压住,这事恐怕不太好办啊。”
葛逻禄再次归顺大唐,成为大唐在吐蕃的一大助力,郑鹏和库罗的再三请求下,同意让葛逻禄的妇儒老幼先回到大唐,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葛逻禄的人回到西域后,突骑施的人三番五次前来挑衅,扬言要报仇,双方几度对峙,要不是当地官员死死拦着,早就打起来。
突骑施和葛逻禄的人不断上奏折,一方要求严惩对方,一方要求主持公道,要知突骑施是大唐在西域最倚重的战略合作伙伴,而葛逻禄是平衡西域权力争斗、夺取吐蕃的重要助力,可能一段时间内还要帮助协防吐蕃,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让李隆基非常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