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确实很快就知道了那一番谈话,却并没有生气,而是找到朱雄英谈了许久。

    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只知道事后朱元璋下旨:

    着太孙摄礼部、国子监、鸿胪寺事务……三衙官吏悉听调遣,不得有误。

    这个任命相当突然,太孙才十五岁,且还未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时候就摄政务实在有点早了。

    但随即大家就很平常的接受了这个认命。

    然后,就有很多官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好好表现。

    可想而知,当这些用玻璃制作的器皿出现在实验室,带给其他人的震撼是多么强烈。

    很多势力都将这种事情当做了生意,变着花样的来朝觐。

    现在朱雄英自己主动将此事摆到台面上,官僚集团自然很乐于见成的。

    毕竟他不是学机械的,所知也很有限。

    户部尚书邱广安更是他公开的盟友。

    反过来说,为何中原王朝对待外国使节的差异如此巨大呢?

    答案很简单,缺少相关的规章制度。

    纷纷放话出去,谁敢阳奉阴违糊弄太孙,他们就和谁没完。

    这些东西陈景恪只能找来一些帮手,一点点进行研究。

    而且现在形学研究班规模也大了,常驻其间的就有百十号人。

    外放任职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对他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激励,对理科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很多人以为文官对内强硬,对外软弱卑躬屈膝。

    且他还天然拥有军方和勋贵的支持,摄政务就显得很正常了。

    谁都不想当傻子,只是没人敢戳穿罢了。

    甚至很多人认为,这是陛下和太子在为太孙铺路。

    权贵官僚出身的子弟只有不到二十人,这让陈景恪放下心来。

    也就徐达等核心勋贵才知道真相,将孩子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