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经典小说馆>都市青春>重生英伦 > 193.第193章 奈飞的挑战
    在1989年,每17小时就有一间新的百视达分店开业,而且都开在高客流量地段。

    鼎盛时期,百视达号称“全美70%的人只要开车10分钟就能找到一家百视达门店。”

    不过让许多用户所诟病的是,百视达会对没有按时归还影碟的顾客收取“逾期费”。

    单这笔收入,就占百视达总收入的10%以上,最多的时候,百视达收了8亿美元逾期费,占总营收的16%。

    越来越多的顾客对逾期费感觉不爽,这也成为1997年奈飞成立的切入点。

    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奈飞公司创始人哈斯廷斯声称他最初是因为忘记还片,被百视达强制收了40美元,因此愤而创业。

    至于说事实是不是如此,那就难以深究了。

    奈飞的模式是将租赁业务放到了网上,而且没逾期费——网上订碟,线下邮寄。

    在2000年的时候,奈飞公司亏损了5740万美元,难以为继……

    当时哈斯廷斯找到百视达,建议百视达用5000万美元收购他们,奈飞可以帮助百视达打理线上业务。

    对此,百视达直接拒绝了,他们根本看不上奈飞,而且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资源,可以轻松开展类似的业务。

    这有点像当年小马同学想把OICQ以150万美元卖给渣浪,结果被渣浪拒绝,理由是渣浪的技术人员觉得,OICQ太简单,他们一个月就可以做出来,并不值那么多钱……

    不过当时的百视达的确有这样的底气,只要他们愿意,即使奈飞有先发优势,也必败无疑。

    就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奈飞公司宣布达到百万订阅用户,这也引起了百视达的CEO约翰·安提奥科的注意,他开始关注线上租借。

    接下来,百视达花了1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小型线上DVD租借公司,安提奥科给了他手下一个叫伊凡吉利斯的人一笔资金,让他独立运营。

    这位伊凡吉利斯用半年时间,直接山寨了奈飞。

    于是现在奈飞公司就面临着百视达线上业务的直接竞争。

    在哈斯廷斯同巴伦聊天的时候,也谈及了这个事情,可以说他此时还是如临大敌的。

    不过对此,巴伦倒是并没有太过在意,因为他知道,虽然百视达的线上业务一度给奈飞造成了很大压力,但他们注定还是会失败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起来百视达的线上业务的最大敌人是奈飞公司,但事实上他们最大的敌人是百视达自己,或者说是他们太过于强大的线下门店业务。

    许多百视达的线下门店都是加盟店,那些店长出于自身的利益,都会抵制公司对线上业务的推广——都去线上租DVD了,那门店的收入自然大受影响……

    这就像是最早发明数码相机的柯达,为了自身的胶卷产业,从而将其冷藏,最终被数码相机所淘汰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话里话外,巴伦都对哈斯廷斯表示了支持,并且表示,如果需要的话,DS资本还愿意继续向奈飞公司进行投资。

    他的这个举动,倒是再次在哈斯廷斯这里刷了一波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