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枢心想,这师祖,还是胸怀挺坦荡的,🕝自己刚才因为翾楚的事情,甚至骂了他,他到现在都没有生气,也没有跟自己记仇,说明,此人还真是神仙,真神仙也!
吕洞宾到现在没跟萧天枢记仇,萧天🖁枢根本没想到吕洞宾这样厉害,心胸🖚📈宽广到什么事都可以包容,连被人骂都觉得无所谓,还能好好的不计前嫌的在悉心教🀤导着自己。
要是跟吕洞宾比起来,这件事还真是自己不行,心胸远不如吕洞宾厉害,难怪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神仙呀!
看样子自己能修仙得道的话,还远着呢!根本就没有自己想的这样简单。🖚📈首先就气量上就比不上何况其他呢!还不如趁机跟吕洞宾好好学点东西,自😐己以后也能好好的有机会去登上仙榜呢!
既然想清楚了,萧天枢也就释怀了许多。
萧天枢说“师祖,请问道从何处来?”
吕洞宾笑道“无上妙道,原从沉💞📁🗸潜幽静中得来。若是一念纷纭,则万缘蔚起,身心性命,何日得了。一已尚不能照应,何暇及他事哉。人须亟亟回首,早登彼岸。玄功不但要养气足精,仍宜运髓补脑。家私攒聚到十分,方称富足。倘身中稍有缺乏,便是空体面的穷汉子。分明一条好路,为何不走,可惜一个神仙阙,夜间难道也匆忙。”
萧天枢又说“人要怎么样克制烦恼呢?”
吕洞宾笑道“烦恼是伐性之斧,人当于难制处下功。若不将气质变化完善,怎得成善士。凡学道人,言语行事,必较世俗人要超脱些。若仍走俗人行径,何贵乎🃤学道。学道先以变化气质为主,再到与人接物上浑厚些,方是道器。今之文人,只因理障,难以入道,不知道即孔孟之道。濂溪尧夫非此乎,不可专作道家看。要知儒与道是合一的。周邵二子,何尝出家修行耶。今人将道作出世一派而畏之,何其误也。春桃多艳,是三冬蕴藏之真阳也。秋菊多黄,是三伏聚养之真🟐🜔🁸阴也。此中玄理,意会者得之。”
萧天枢说“那人为何要生病?”
吕洞宾笑道“人为形质所累,年纪一到,则百节风生,四体皆痛。何必地狱,即此便是。倘平日少有😚静动,讵可免此一段苦楚。故形为我所爱,我亦为形所累。若将此一段灵性,做到把握得住时,出生入死,总♇🆖由我使唤。
学道者,首以清心寡欲为主。高枕茅檐,👏🇵🜷肆志竹窗,方是道家逸品。若纷纷逐逐🟔,何异流俗。陶养性情,变化气质,二语乃入门之始事也。”
萧天枢说“那修道之人,什么最重要?”
吕洞宾笑道“修道之人,未有不静默者。粗心👹🍰浮气,一毫用不得。有问前知者,答曰“机从心生,事以理断。以理断事,人即神也🖮🕼。弃理问神,神亦不告。”
萧天枢说“身为玄门弟子,理该如何?”
吕洞宾笑道“凡入玄门,只以静性为主。如目前春庭新雨,四壁寂然,草木含春,暗藏长养。理会此中,就有个究竟,不必定以谈玄为道。人心如目也,纤尘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乱。故学道只在定心。若心不定,即纸窗之微,为人扯破,必生怒忿;一针之细,为人去取,便生吝惜。又不徒以富贵乱心,得失分念,烦邪乱想,随觉即除。毁誉善恶,闻即拨去,莫将心受。心受则满,心满则道无所居。要令闻见是非,不入于心🍩。是心不外受,名曰虚心。使心不逐外,是名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萧天枢说“神仙有经文吗?”
吕洞宾笑道“仙经云专精养神,不为物杂谓之清。反神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观,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则近真矣。垢渐去而镜明,心渐息而性澄。养成一泓秋水,我不求镜物,而物自入我镜中。有诸内,必形诸外,一毫也假不得。前贤云“山有美玉,则草木为之不凋。身有妙道,则形骸为之不败。”故心有真功夫者,貌必有好颜色。人心犹火也,弗戢将。防微杜渐,总在一心。“
萧天枢说“那修道人如何立志呢?”
吕洞宾笑道“天下人不难立志,最怕转念富贵二字,是钩人转念的香饵。所以每每得道者,🈕♳非贫寒,即大患难之后。何也,割绝尘累,回头皆空。故孙真人注《恶疾论》曰“神仙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是尘缘都尽,物我俱忘,毫无转念,因祸得福也。凡修道之人,一手握住此物,行住坐卧,不为外动,安如泰山,不动不摇。紧闭四门,使十三贼人,不得外入,身中之⚃🎬宝,不使内出。日日如此,何必顶礼求真仙,便是蓬莱第一座。”
萧天枢说“那玄门和释门有什么区别?”
吕洞宾笑道“玄修与释家不同,释家呼此形骸为臭皮囊。道家☤入👁🅷门,全要保此形体。故形为载道之车,神去形即死,车败马即奔。大道之传,原自不难,是世人错走路头,做得如此费力。岂不闻“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性不空。性若空时和气注,气归⚷🖄🐁元海寿无穷”。又曰“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真精道难得。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处即生真”,此守中之规也。进道之要,无如问心。故云“学道先认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若还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
萧天枢说“那修道者要有怎么样的性格呢?道学如此复👓🈞⛃杂🐃,是不是笨人就无法学了!”
吕洞宾笑道“学道性要顽纯,毋用乖巧。其要总在将心放在何思何虑之地,不识不知之天,此大道之总纲也。捷径之法,推守此一心。阳气不走,🝄🈧相聚为元海🀤。夫道未有不探讨而得者。即三教圣人语录,无非发天地之秘密,接引后学阶梯。细心玩味,便知端的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