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臣大胆,敢问皇上召臣前来,所为何事?”方逸明知故问地说道。
嗯,算下时间,已有两个月,看来自己当初留下的锦袋,应是发挥作用了。
方逸记得历史上,崇祯是在登基两个月之后,积蓄了足够的力量,经过诸多试探性的进攻,才最终把魏忠贤一举打倒的。
这个时空中虽然天启帝去世的早,但崇祯对付魏忠贤的时间应该不会差太多,所以方逸给崇祯也定了一个两月之期,让他两个月后,再打开锦袋。
万一时空再次错乱,崇祯提前动手对付魏忠贤,那方逸也没办法了。
那就只能怪魏忠贤运气不好。
听了方逸的话,朱由检脸上不禁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
“朕今日召你前来,只是想叙叙昔日的情意,谈一些风花雪月之事,放松一下,稍后方卿家,你可千万不要谈论国事,让朕也轻松一下,歇一歇,可好?”
嗯?方逸顿时就是一愣。
这倒霉孩子,现在都学会作妖了?
要不是你姐,我现在就把你按地上打,你老朱家这摊破事,我也不管了。
毕竟如今的大明朝廷,民不聊生,就跟个破屋子一般,裱糊维护哪里有推到重来,再建一间屋子来得爽?
不过考虑到另起锅灶就要打仗,打仗就会死很多人,为了天下百姓计,也为了自己的爱人,方逸决定还是捏着鼻子继续帮崇祯巩固江山。
至于把崇祯按地上打,方逸也就是想想而已,如今朱由检是皇帝,方逸不敢打他。
听崇祯这话的意思,他是摆明了不想听方逸谈魏忠贤的事。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魏忠贤的事,确实很棘手,崇祯自己也很难办。
不过对于朱由检犟驴一般的性格,方逸早有预计,也早已做好准备。
不怕他不上套。
“皇上说的是,想当初皇上对平记商行的大力支持,臣还是记忆犹新,在皇上的推动和支持下,平记商行越做越大,不但赚取了银钱,还安置了大量的百姓,让这些百姓都有活计做,都能拿到薪水,自食其力,丰衣足食。”
“哦?”朱由检眉毛一挑,方逸这话他爱听。
毕竟平时看到的奏折,要么就是报喜不报忧,什么都是一片大好,好的崇祯都有点不敢相信。
要不就是形势危急,不是天灾就是鞑子敌袭,请求皇帝减免税收,发下粮食赈济灾民,或是发放银子给士卒发饷,募兵,请求军备,一看到这种折子,崇祯帝就头疼不已。
像方逸这种不用朝廷掏一分钱,就能安置、稳定住大量灾民百姓,朝廷还能从商行收到税赋的模式,实在是太好了。
“呵呵,平记现在也做大了吧?朕昨天才发现,朕寝宫里的火炉,也有平记的标记呢,朕没想到,方卿家你的商才也很厉害啊,说吧,现在安置了多少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