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千吨的钢材不可能只供应军队。
在其他的方面也要有所消耗。
就拿一把陌刀来算,新唐书记载: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
也就是说一把陌刀就要重十五斤,这里的十五斤不是现代的十五斤。
而是唐代的。
唐代的一斤相当于现代的六百六十六克,十五斤也就是相当于十公斤。
一万把陌刀就要一百吨的钢材,虽然这其中会有不少的出入。
不过具体的数字不会差多少。
单提一万把陌刀就需要消耗一百吨钢材,但是大唐不只有陌刀这一种武器。
还有其它的武器需要用到钢材。
这样一算的话,五千吨钢材对于大唐的军队来说,和杯水车薪没有什么两样。
这也是为什么李二会同意李牧的要求,兵部和户部也会点头同意。
三省也表示支持的原因。
因为如果李牧真的能够为军队提供精钢兵器的话,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还可以尽量的在战场上减少将士的伤亡。
这样一来,也可以威慑周围那些蠢蠢欲动的敌人。
毕竟大唐初年的时候,站在这个时代权力巅峰君臣们,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
都是经历过生死沙场的。
就连李二的左膀右臂,作为谋士的房谋杜断,那也上过沙场走过一遭的。
他们对于能够提升大唐军队整体实力,还是有着很高的赞同度的。
现在大唐也没有那种,重文轻武的思想在作祟。
最后在李牧和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的喝茶中,将兵部采购兵器的方案初步定下来了,
兵部打算一次性采购一万把陌刀,一万把横刀。
用作于兵部检验李牧提供的兵器好坏。